1、判断题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的来临。首倡两岸“三通”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时间和机构是
[? ]
A.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B.1981年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C.1982年外交部
D.1984年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导演创作了一部电视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①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9年12月21日至25日海基会与海协会在台湾台中市举行第四次“陈江会谈”,达成三项协议并互致名为“安和升祥”纪念瓶和名为“和平发展”扬州漆器画屏的纪念品。这说明
[? ]
A.两岸和平发展潮流难以阻挡
B.台湾各方完全同意“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正式实现了“三通”
D.首次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位中国诗人以“时间开始了”作为一组长篇诗歌的标题,表达对1949年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感触。该事件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B.祖国大陆完全解放
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诞生
D.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歌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孩子,盼望着回到祖国的怀抱。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末独立,后患无穷。”?
图一: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切握手。
图二: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亲切握手。图三:2008年11月4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于上午九时许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第二次“陈江会谈”。
请回答:
(1)1945年以来,“七子”中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邓小平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那么,国共两党前两次合作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最重要前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两岸关系,目前有很多人对前景看好。结合材料三分析你认为前景看好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进一步做好祖国统一工作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参考答案:(1)1945年抗战胜利,从日本手中收回台湾;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占据台湾,形成台湾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
(2)国共第一次合作,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第二次合作,标志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三次合作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民间已实现“三通”;国共两党高层会谈渠道已开通;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实践树立了榜样;大陆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会对台湾民众形成向心力。
(4)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反对台独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