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选项,是对材料的表面化解读,尤其是望文生义,被材料中的“士农工商”所迷惑,成为很多学生的首选;B选项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不是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C选项, 以偏概全,只是对材料某一角度的理解,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完整性。此题的关键在材料的最后一句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才是王阳明要表达的主题,即理学家们讨论的心、性、道等哲学问题,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正心诚意就是得道,就是明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清之际,“工、商皆民生之本”思想的提出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清之际,统治者仍然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D;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导致上述思想的出现,故排除B;黄宗羲不是经商者,故上述主张不是其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故排除A;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里就表现为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工商皆本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赤壁赋》中云:“盖将自其变者面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老夏戏之,则物写我皆无尽也”。这一观点与下列思想家对应一致的是
A.老子
B.荀子
C.陆九渊
D.朱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题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当时是“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指的是礼崩乐坏,所以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正确的是A项,BCD不 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言论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里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材料二 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1)根据材料一对比分析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6分)
(2)根据材料二概况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同:都主张发展工商业。异:顾炎武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6分)
(2)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所以思想家们也都主张发展工商业,所以黄宗羲和顾炎武的共同的经济思想就是“都主张发展工商业”。不过,顾炎武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天下郡国利病书》本身就是证明,例如,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黄宗羲只是主张工商皆本,并没有进一步的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根据材料二不难发现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士大夫的推动,例如,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诸多士大夫已经迷恋于戏曲。二是因为戏曲的平民化。例如,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很多平民也热衷于戏曲 则是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经济思想的异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