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标语,就是人们书写在墙上,张贴或张挂在公众场合的文字简短的宣传鼓动口号,一些标语经过无数?的春秋忠实地记录着某段历史。“总路线光芒照,大跃进快步跑,人民公社办得好”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标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判断题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30年来,“八二宪法”成为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982年宪法规定①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②恢复1954年宪法规定设立的国家主席。③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④改变农村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⑤取消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依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概括1982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以及成果。(8分)
“八二年宪法”颁行30年来,“修宪”与社会发展同行。
1988年
|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1993年
|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
1999年
| (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04年
| (修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
(2)阅读上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在这一主题下,再补充两个相关史实,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8分)
要求:关键词选择准确;补充史实得当;阐释说明与主题相符;逻辑清晰。
3、判断题 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4、判断题 (25分)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有关“和”字的几种字体。

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二: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向社会各界发出400余封征稿函,约请“于一九三三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
姓名
| 职业
| 梦想的中国
|
周谷城
| 大学教授
| 我想到一个时候,中国已不在侵略它和毁坏它者的掌下……饥馑和死亡不再追袭着大部分的中国人。
|
宋云彬
| 作家
|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
穆藕初
| 民族实业家
| 全国上下必须同样守法,选拔真才,澄清政治……经济上必须保护实业(工人当然在内),以促进生产事业之发展。
|
——摘自2013年11月4日《文汇报》
材料三: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一至图三分别属于何种字体?图二字体的特点是什么?(5分)分别列举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中有关和谐的理念。(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80年前中国人梦想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8分)
(4)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和谐社会特点的理解。(2分)
5、判断题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10月12日为“哥伦布日”,是一些美洲国家的节日。“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哥伦布最重要的历史活动是什么?在评价哥伦布时,布什与查韦斯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提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依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指出,对经济全球化有哪两种对立的观点?各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加入世贸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