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10~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近九倍,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强国。但在1860年,一位资深经济观察家说:“We should have done better。”这位观察家的言论主要针对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A.美英矛盾尖锐,英国技术封锁
B.政府干预过度,影响移民流入
C.南方离心倾向,国内市场狭小
D.一味学习外国,缺乏技术创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答案C。本题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通过阅读历史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C是正确的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事件中,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是
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
D.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说明中国进一步融入到国际社会,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故选A。BCD项都是有利于中国发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但是都不能最好好的体现融入国际社会的进展。
点评: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同学从50年代的报刊资料上查找到了一些有关中国粮食增长的数据,并归纳整理为下列表格,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三大改造完成后出现了粮食的大幅增长
B.粮食增长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C.最高年份增长率是最低年份的60倍
D.粮食超速增长的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1958年增长率达到60.2%是不符合事实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马克思说,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应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当前,国共两党发展关系的最有利因素是
A.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B.一国两制方针
C.和平统一方针
D.两岸人民的共同渴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本题强调共同的利益,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都是大陆一方制定的方针,而不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故排除BC。D选项观点虽然是两岸的共同点,但不是共同的利益,故排除。两岸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利益越来越多,故A入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4分)观察并比较唐代、宋代书院分布图,然后回答问题:


宋代与唐代书院的分布相比,有哪些特点?(6分)说明了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宋代书院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14分)
分布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代明显扩大,广西、海南都有了书院。(2分)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了几大密集区。(2分)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北方四省书院很少。(2分)
说明:宋代书院教育比唐代有很大的发展;(2分)文化重心明显南移,江南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的中心。(2分)
书院特点:是宋代的学校类型之一,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是传播理学的重要阵地;以私人主办为主;重视道德教育,重视自学和讨论。(每点2分,答对2点给4分)
本题解析:第一小问观察唐代、宋代书院分布图,从分布范围、区域、数量等方面比较宋代书院比唐代书院的分布特点。第二小问通过比较可知,宋代书院教育比唐代有很大的发展;宋代文化重心明显南移。第三小问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