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在1955年以前,由于核武器技术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加上当时裂变材料生产能力有限,美国的核武器数量增长比较缓慢,数量较少,品种也仅限于核航弹和战术核武器。与美国一样,这一时期,苏联的基本目标首先是打破美国对原子弹氢弹的垄断地位,在此基础上开始少量制造和装备核武器,核力量发展属于初创时期。
材料二?经过秘密谈判1963年7月,美、苏、英三国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简称《部分核禁试条约》)。事实上,美苏两国在此前所进行的数百次大气层和水下核试验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技术,大气层和水下核试验对于两国发展核武器的意义已经不大,而对于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法两国来说,大气核试验则是难以逾越的一个重要技术发展阶段。
——段占元等《美苏核对抗的历史分析与经验教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概括1955年前美苏核对抗的特点,分析当时制约核对抗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谈谈你对美苏签署《部分核禁试条约》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⑴特点:核对抗正处于初始阶段,对抗规模较小。(4分)
制约因素: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
核武器技术刚刚起步,
战后初期美苏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和发展经济(6分)。
⑵认识:实质是美苏垄断核武器,维护霸权利益(3分)
客观上有利于限制核扩散,有利于世界和平(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 ]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双方
[? ]
A.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
B.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世界出现和平的契机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5年9月,日本投降,荚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从此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1948年8月,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并扬言以武力统一朝鲜。同月,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任命金日成为首相。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
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1)据材料说明朝鲜战争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战争的背景。(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对东亚局势的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日本投降;美苏划定“三八”线,南北分裂;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中国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朝鲜南北对峙,局势紧张;美军进驻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扶植日本,加剧东亚冷战。(9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中“1945年9月,日本投降,荚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从此半岛处于分裂状态”“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等信息来归纳即可。
(2)影响可从朝鲜、中国、日本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如朝鲜南北对峙,局势紧张;美军进驻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扶植日本,加剧东亚冷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