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以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作为加强皇权措施始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反映的汉代当时的主要政治统治思想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法家的法治思想
C.墨家的“兼爱”思想
D.道家的黄老之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臣,萧何创立了汉初的一整套制度。萧何死后,曹参在朝廷任相国三年,主张“清静无为”的执政理念,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史称“萧规曹随”, “清静无为”的执政理念符合道家的黄老之学,因此选D.
点评:本专题复习时要关注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诸子百家重要派别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共八大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①关于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论述?②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制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④提出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党的八大所取成果的再认再现能力。通过对八大成就的再认再现可知正确答案为A,同时该题也可用排除法,④是属于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而非八大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可判断是墨家主张,主张误差别的爱所有人,C正确;A是儒家主张,题干没体现礼乐制度;B是法家主张;D是儒家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是?(?)
A.新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B.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美国
C.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
D.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积极介入国际市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