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
[?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09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讲话。刘延东指出,6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自觉承担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崇高使命,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和宝贵财富。刘延东强调,要大力繁荣艺术创作,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产出更多具有中国气派、体现盛世风采的传世佳作。要贯彻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请思考:建国6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政治上: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②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文学艺术发展的方针政策,如“双百”方针、“二为”方向等;③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对“双百”方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B.毛泽东曾多次阐述这个方针,并强调必须实行这个方针
C.毛泽东强调它是一个基本性的、暂时性的方针
D.中宣部部长曾代表中央作关于“双百”方针的报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 ]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