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5-31 06:42:31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关于秦朝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
2、选择题 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没有实权?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③最初是临时机构?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3、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疆古称西域,汉武帝反击匈奴后,西汉置西域都护府,将该地正式纳入汉朝版图。中央政府就开始在西域进行“屯垦戍边”并历代相沿,其中尤以西汉、唐、清三朝为鼎盛时期。 《西域图志·屯政》记载:自汉代实行募民徙塞下的屯田之法后,“屯政”日升,“凡有军兴,必修屯政”,然而汉唐之屯政,专为养兵,而未能“兵民并济”,“师行则举,师旋则废”。只有清代的屯田“战守兼宜”,更注重对边疆的开发和建设。清朝时期的屯田与收复边疆的战争密不可分。清朝不仅兴办了军屯、民屯和犯屯,而且增加了历史上未有的旗屯、商屯和回屯。由于屯田的迅猛发展,使新疆出现了“农桑辐辏,阡陌成群”的景象。 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唐中央政府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司,在各地置“营田使”,管理地方屯田。清代采取“边防与屯政相维”的方针,军屯属军事机关管理, 民屯属地方行政机关管理, 回屯属维吾尔族地方机关管理。道光帝时期,认真吸取清代以前历代政府长期集中在南疆地区屯垦,造成新疆历史上长期南农北牧局面的教训,在北疆召集流亡,大兴屯田。 1954年10月7日,一个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建设的兵团组织,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建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这是我国自汉、唐以来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屯垦戍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国现代屯垦戍边制度的一个伟大创新。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在新疆“屯垦戍边”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屯垦有哪些积极作用。(6分)
4、选择题 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 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B.过去的丞相大多昏庸无能,败坏风气 C.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 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
|
5、选择题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