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5-31 06:42:31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井田制的兴衰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即分封制也逐步崩溃。所以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A符合题意。根本原因一般都是从经济方面找,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是 A通判 B节度使 C三司使 D知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我国古代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最重要标志是
 A 军机处 B 唐三省六部制 C 秦中央集权制 度 D 隋三省六部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体现了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C.本质上维护平民的利益 D.都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涉及到了“公民法”和“万民法”二者都体现了法律至上,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补充发展,维护的贵族的利益,公民法不是维护帝国的统治,所以选择B项。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法和万民法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对“公民法”和“万民法”两个基础概念全面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分)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从唐末经五代到宋初,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出现平民主义倾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宋)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平民)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政治意义。(8分) 材料二 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使词由原来的士大夫文人词向市井词转变。……柳永使宋词进入一个慢词的历史新时期,大胆吸收口语、俗语入词。 ——据(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等整理 材料三 “书院”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作为私人讲学的独特的“学校”体制,则是在宋代开始出现的。……大批学者在私学方面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不断促进儒学的社会化。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的史实一例。根据材料三,与汉代太学相比,指出宋代书院的办学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述宋代在都市和书院方面的变化对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变化:九品中正制废除,科举制盛行(2分) 政治意义:破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为提高行政效率创造条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6分,任意三点即可) (2)史实:“市”突破时空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城郊和乡村出现的“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管理)。(2分,任意一点即可) 特点:私人办学(2分) (3)影响:思想文化:促进儒学社会化;宋词市俗化;(4分) 社会生活:市民生活自由放纵。(2分)
本题解析:第(1)题第一问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根据材料“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宋)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可知选官制度的变化是九品中正制废除,科举制盛行。第二问考查的是科举制的政治意义,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破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为提高行政效率创造条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等等。 第(2)题第一问考查的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如打破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管理等等。第二问根据“作为私人讲学的独特的‘学校’体制,则是在宋代开始出现的”可知宋代书院的办学特点私人办学。 第(3)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可知市民生活自由放纵;“使词由原来的士大夫文人词向市井词转变……大胆吸收口语、俗语入词”可知宋词市俗化;根据材料三“大批学者在私学方面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不断促进儒学的社会化”可知促进儒学社会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