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及比较归纳的能力,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指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的相同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三位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了明末清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①③的表述符合题意,而②④的表述不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作出归纳、概括,并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化原因。解读题干信息:能不能成为官方学说的主要原因在于儒学自身是不是符合统治者的需要。汉代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前提是董仲舒先将儒学进行了系列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集权的需要,儒学内部改造是儒学地位提高的重要前提条件。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这是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论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强调“人欲”是“天理”产生的根本基础
②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依存、互相包容
③具有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生存的民生意识
④与统治阶级的“天理”有一定的差别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代理学。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家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①表述错误。其他②③④三项表述符合史实,且与材料意思相符。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宋代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5分)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3分) 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3分)
(2)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9分)
参考答案: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3分)
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3分)
(2)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者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实学;(3分)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3分)
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3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明清之际”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问实际上主要考查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指的是,在明清之际所涌现出的一些进步思想家,他们竭力反对和批判君主专制,反对封建伦理纲常,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理论等。这些进步思想家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清之际,涌现出了一些进步思想家,他们竭力反对和批判君主专制,反对封建伦理纲常,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政治理论等。具体体现在:?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实学;?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批判思潮·顾炎武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古代希腊、罗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