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8年5月2日到6月6日,在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带领下,一个由包括6个部级干部在内的20名成员组成的考察团出访了瑞士、联邦德国、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对这次出访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外交开始打破意识形态限制
B.出访有利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C.出访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D.中国同欧盟国家建立了良好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认和再现能力。A错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九已经打破意识形态的限制了,C错误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是在1978年底,D错误欧盟是1993年才成立的,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利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不包括:?
[?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入世谈判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l~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这说明?
A.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B.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施压中国
C.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D.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结合2001 年中国入世,可以得出龙永图强调的最初6 年发生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没有深化,故此选A。其它三项均明显的脱离材料。答案为A
点评:此题是借助中国的入世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在80年代中期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目标,这明显是向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奠定了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当时我国经济领域状况的理解能力。表格中的文章标题说明当时国内(安徽)已经有了包产到户的改革尝试,但是社会上呼吁压制这种做法的声音比较高,所以C项的表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1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3周年,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会后,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6分)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列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4分)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4分)
(4)?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政治、科技、体育三个方面各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加以说明。(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