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概述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0分),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3分)。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四 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导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1959年3月28日,对历史来说,不过是短暂的一天;对西藏而言,却是一个新旧社会的分水岭。从这一天开始至1961年,雪域高原上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从此土崩瓦解,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挺直腰杆成为自己和国家的主人。下列表述不符合这一时期历史真实的是
[? ]
A.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
B.建立了各级民主政权
C.摧毁了封建农奴制
D.实行民族团结、平等政策
4、判断题 奠定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基础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
5、判断题 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 ]
A、

B、

C、

D、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