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章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人在一篇文章中声称“革命必先反满反清,其清廷已蜕变为‘洋人之走狗’,焉可保狗护狗而不打狗乎?”,这篇文章的作者可能是?
[? ]
A.谭嗣同?
B.严复
C.邹容?
D.章太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夸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夸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粱启超《论新民为夸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再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
(2)不对立。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 ]
A.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