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一—《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二?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 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
(4)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1)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更为有利;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有利于保护相对落后的本国工业。
贸易保护,政府干预。要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
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
(4)贸易自由化。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和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在19世纪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有的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提炼和概括,而是不加思考的抄袭材料。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有的学生不能对贸易关系特点进行完整概括。不能运用材料中所给的时间提示,分析造成各国贸易关系特点的原因。第三问“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 对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概括不全面、不准确,不能完整地写出竞争和合作,而是抄袭材料中的语言,或者用冗长的文字来表达。第四问“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不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促进了世界贸易增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内容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图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国内外压力实行新政,进而发展成“预备立宪”,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的探索。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载泽上密折说:立宪是“救危亡之方”,可使“皇权永固”、“外患减轻”、“内乱消弭”。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走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目的。(2分)为此,它可以仿行当时哪国的体制? (2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与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认识,(4分)并指出各自的理论来源。(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共为建立民主制度作了那些有益的探索。(4分)
参考答案:(1)消除内乱外患,维护专制统治。(2分)德国(日本)。(2分)
(2)认识:(孙中山)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毛泽东、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2分)来源:(孙中山)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分)(毛泽东)马克思主义。(2分)
(3)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建国前夕,召开北平政治协商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任答三个即给4分)(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3日,神州6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乘坐自己的飞船遨游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在这天变成现实。中国古代传统神话故事及文学艺术创作也反映了人类的这种愿望。下列各项中,不能完全反映人类这种愿望的是
A.孙悟空腾云驾雾
B.嫦娥奔月
C.敦煌飞天
D.夸父逐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