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了“欧共体”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共同点的是
A.均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
B.是区域性的经济、政治集团
C.曾有效遏制了一些大国的经济渗透
D.探索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中写道: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
A.欧共体各国认识到政治联合才是出路
B.欧共体成为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实体
C.这可能加剧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D.欧美从此走上了贸易竞争的道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可知,这可能导致两者商业之间的摩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如图,“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 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下列关于国共两党合作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B.1936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C.1945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三次合作
D.1937年到1949年国共两党一直在合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党的关系,第二次合作是1937年9月,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合作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发挥过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被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当时投资近代企业的主要有哪些人?新式企业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6分)
(2)辛亥革命后,刺激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的阶级状况和社会进程有何影响?(6分)
(3)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又有何突出贡献?(6分)
参考答案:(1)官僚、地主、商人和华侨。意义: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起着越来越大的瓦解作用。
(2)社会思潮:“实业救国”。影响:促进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3)建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作出了贡献;以后又积极投身于公私合营,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地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本题解析:此题跨度大,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过程。应从其产生、发展及新中国成立后所作的贡献等方面思考,要求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系统的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汉武帝赏识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
A.汉武帝“举贤良”的用人政策
B.董仲舒倍受各级官员推荐
C.董仲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
D.董仲舒的思想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抓住“根本原因”。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