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位同学学习时说:本世纪中、外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请你列举三个实例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新经济政策:粮食税、商品买卖等有关市场经济内容;其实质与目的中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改善,政权得到巩固。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内容中强调政府直接介入经济的部分,如整顿金融,加强农业计划种植,《国家工业复兴法》,举办大型公共建设工程;新政的实质是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缓和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处境。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利于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型问答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事物的理解、认识、概括等思维能力。本题以市场和计划作为切入点,联系实际,中外结合。解题时,首先要理解两段材料的含义。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联系中外历史的相关内容,找出符合要求的三个典型实例。最后根据与市场、计划的相关内容,从目的、内容、作用等方面进行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的股票。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进接用于研究?

[? ]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
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淮北口子酒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它不仅经历了中国历史的风风雨雨,而且也见证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嘉庆七年(1803年),濉河再次得到疏浚,上接萧县以北的黄河古道,下连淮河,往来商船通航,使濉溪口的商业趋向繁荣,酒作坊发展到三十多家,口子酒远销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江西等地。清末民初,随着津浦铁路的通车,濉溪的酿酒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自《淮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二?民国27年5月,日军攻占濉溪,许多作坊被炸毁,酿酒业遭受严重破坏。民国34年,利用战争空隙,恢复生产,酒坊发展到50余家。民国35年4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濉溪,横征暴敛,加重酒税,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致使多数酒坊倒闭。 ?
——摘自《淮北市志》
材料三? 1949年5月,人民政府赎买了私人糟坊“小同聚”,创立了国营“濉溪人民酒厂”,它是安徽省最早的一家国营酒厂(即后来的濉溪县口子酒厂前身)。1950年,国家对酿酒业实行专卖政策,又将私人的19家作坊折价卖给了国营酒厂。1953年人民政府拨款,扩大了酒厂规模,购买了新设备,进行了技改,提高了质量。从此,濉溪的酿酒业获得了新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摘自《淮北览胜》
材料四?1978年以后淮北市酿酒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淮北市为了避免口子酒品牌之争,将市、县三家实力强劲的传统口子酒生产企业,重新整合资源,优化资产,组成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拥有资产八亿元,占地一千五百亩,年产各类优质曲酒三万余吨,年创利税超亿元,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完备,拥有较为先进的质检中心,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各项辅助管理。自2000年以来,企业的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等重要经济指标逐年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2003、2004年,口子酒业都以优异的表现晋级中国白酒“十佳”行列。?
——摘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影响濉溪酿酒业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以口子酒为例,请你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建国前后我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3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析1978年以后我国企业发展出现新的机遇的原因。(3分)
(4)今天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和金融危机,请你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2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原因:民族是否独立是酿酒业发展的前提;社会是否安定是酿酒业的重要保障;国家政策是否正确是酿酒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是否便利是酿酒业发展的必要条件(4分。若答其他内容,如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国民政府和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战争的长期破坏等原因,也可酌情得分)
(2)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残酷打击;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过渡时期:建立国营企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分)。
(3)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3分)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立足国内外市场,注重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讲究诚信,注重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质量等。(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以口子酒的发展为切入点,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跨度大,概括性强。解题时要注意问题与材料相结合,力求全面,准确。第(1)问要注意不能就材料论原因。而要从一定的高度来概括、分析影响酿酒业发展的原因。第(2)问要注意审题准确,要答的是“历程”。第(3)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4)问力求历史与现实结合,考查学生思考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据统计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作出这些决策的有利国际因素是什么?(8分)
(2)上述三次会议在指导党的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哪些方针?(3分)?
(3)在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程中,三次会议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参考答案:(1)决策:①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②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总任务,再次强调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因素:①七届二中全会:二战后,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发展壮大。②八大:苏共二十大后,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及印度支那实现停战)。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美关系趋于正常化。
(2)指导方针: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共产党人,要保持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八大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历史地位:①七届二中全会开创了建设新中国的伟业。②八大开创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本题解析:本题以党的历史上三次重要会汉为切人点,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应历史专题线索的能力及在特定环境下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在组织答案方面不存在困难.回答第(1)、(2)题时,只要按题目要求归纳三次会议中的相应内容即可;回答第(3)题时,要注意归纳三次会议的开创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08年12月报告,世界上评选出中国10个变化最大的城市,其中深圳市排名第一位,北京市排名第五位。北京市的发展主要是借助奥运会的东风,而深圳市的发展主要是:
A.中国加入了WTO
B.人才和产业优势
C.历史文化悠久
D.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