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用排除法。法家的思想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因此③说的是法家的思想。排除③。孔子主张仁,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贴和理解他人,缓解社会矛盾因而①②④都是正确的。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83年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谈论的主题是和平统一台湾。对这一谈话内容描述错误的是:
A.会用到“一国两制”的概念
B.台湾可以享有高度自治权
C.台湾实行与大陆不同的 制度
D.在国际上台湾和大陆都代表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易错的原因:一是不能把握“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二是对台湾问题的理解不到位。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已经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故A项正确。B、C两项指出了“一国两制”下台湾的地位,也是正确的。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的原则。故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教授履历反映了(?)
A.“教育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美建交;?
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③中日建交;?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会议。
A.④⑤②③①
B.④⑤①②③
C.④⑤②①③
D.⑤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
③与西欧国家建交?④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1978年底-1989年底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①是2001年,所以排除;③70年代是中国与西欧建交的繁荣时期,所以排除,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