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松奇认为,王安石变法的方案折射出现代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全部“思想光华”。
――《经济学家茶座》2003年第三期P158
(1)请根据左边的变法措施找出右边的对应项,并用直线连接。(4分)
市易法?居民登记制度
均输法?国营零售店管理局
青苗法?国家信贷管理局
保甲法?国家贸易局
(2)通过第一问的作答,你认为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特点是什么?(2分)
材料二?王安石下台后,也常常搞社会调查,常常对自己的新政进行反思,常常独自一人骑驴于林间小路中喃喃自语、疯疯癫癫,心灵的十字架十分沉重。有一次苏东坡去看他,刚想谈及“新政”的得失,王安石就惊问道:“你还要说过去那些事么?”苏东坡只好另换话题。王安石一生写了70大本日记,在日记中也对新政做过反省。
――《经济学家茶座》2003年第三期P160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对哪些问题进行反省?(3分)
参考答案:(1)

(2)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垄断经济(2分)
(3)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变法要循序渐进;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点即可)。(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
第(1)问,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的理解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王安石变法的特点主要分析其它变法的不同之处,通过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来分析得出答案。
第(3)问,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对哪些问题进行反省。主要从王安石变法的经验和教训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北宋韦骧在《钱塘集》中对王安石变法写诗颂道:“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实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该诗涉及到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免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市易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惠遍农无乏”指青苗法,免除了地主的高利贷盘剥,免役法使大地主的利益受到了限制,“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涉及的是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是商品贸易 方面的内容,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材料二?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
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后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日知录·宋世风俗》
⑴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3分)
⑵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分)
⑶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贤才”,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⑷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1分)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3分)))
参考答案:(1)冗兵、冗官、冗费。(3分)
(2)积贫: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答出2条即可得2分)积弱: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械监(答出2条即可得2分)
(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2分)
(4)态度:否定(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1分)
看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政治军事实力增强,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宋朝建国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集权,集中了军权和行政权。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形成“积弱”和“积贫”局面,,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①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主持制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②强兵之法:为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又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3)取士之法:王安石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的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4)注意题干信息“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 ,再根据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回答。?
点评: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理解掌握其多个领域的改革内容及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增设的科目是?
A.明经
B.明法
C.诗赋
D.进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之法中改革科举制度,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公元十一世纪早期,如果你是大户官僚,则可能面临 (?)
A.通过“恩荫”获得官职
B.越是富裕交纳的免役钱越多
C.按照政府丈量出来的田亩数交税
D.单纯享受免税特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十一世纪早期尚未进行王安石变法,当时大户官僚可以通过“恩荫”获得官职。故选A。BC项是十一世纪中期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措施;D项是迷惑性,无实际意义。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通过选官制度的弊端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带来了严重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分化事权带来的冗官局面;招募士兵无限度带来的冗兵的局面,从而带来的费用的提高。到了北宋中期,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前期北宋王朝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在变法过程中,为了培养人才,进行选官制度的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