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学派思想自由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动荡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干根本原因的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题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当时是“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指的是礼崩乐坏,所以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正确的是A项,BCD不 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所讲的是强化对人民的控制,这体现的是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隋唐时期
B.汉朝和宋明时期
C.隋唐和宋明时期
D.隋唐和晚清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儒学地位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官方指导思想,逐渐神化;宋明理学使儒学走向僵化。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汉代、宋明时期的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5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故曰,四民异显而同道。”“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王阳明文集》
材料二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
(1)有的学者认为王阳明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请根据材料一中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论证这一观点。(6分)
(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主张:反对外在权威,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反对绝对权威,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四民平等,具有进步的平等观;提倡博大宽广的人爱思想(即博爱思想)。这些思想中蕴含着与传统思想不同的启蒙精神。(6分)
(2)时代特点: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3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6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分析,“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说明王阳明反对外在权威,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故曰,四民异显而同道。”说明王阳明提倡四民平等,具有进步的平等观;“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说明王阳明提倡博大宽广的人爱思想(即博爱思想)。
(2)根据材料二信息“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说明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背景: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思想:程朱理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近代中国的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