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作揖行礼”“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以此可知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道德规范。A是墨家的尚贤;B是法家商鞅的以暴制暴;D是道家的无为思想;C是孔子的言论,体现的就是仁和礼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孔子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8分)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成果要靠文化和教育来传承,文化和教育的特征体现了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的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使得其教育对象大大扩大,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受教育者。墨子和墨家私学曾经兴盛一时,其私学“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子的教育内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科学和技术知识,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知识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的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很多方面,而这些在孔子看来是“小人”要做的事,是从政君子不耻学习的内容。
——陈巧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讲学与墨子讲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上的主要不同。(6分)分析墨家私学教育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915—1923年: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相,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_否真的一文不值。
1938—1945年: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缪风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
(2)结合材料二所述两个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分别说明出现所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教学方式:孔子注重课堂教学;墨子注重实践,多深入下层群众进行口传。(2分)
教学内容:孔子的教学主要涉及人文主义的“六艺”,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意识;墨子教学主要注重实用的科技知识教育。(2分)
教学目的:孔子教学主要培养治国的政治人才;墨子教学主要培养生产劳动的实用人才。(2分)形成的原因:墨子出身于下层社会代表小生_产者,了解百姓劳动生产对科技知识的需要。(2分)影响: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知识的普及;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任意一点2分)
(2)1915—1923,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号召“打倒孔家店”;(2分)引发了否定和怀疑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2分)一些思想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独特的价值(2分)1938—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分)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2分)一些史学家为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民族精神,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孔子是在杏坛讲学是在学校里讲学,而墨子是在田间讲学,足以证明孔子在教学方式上是注重课堂教学,而墨子在教学方式上是注重实践,多深入下层群众进行口传。教学内容也是很容易就找到的,例如,墨子的教育内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科学和技术知识,而孔子的教学内容则是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意识。至于墨家私学教育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从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的角度来回答原因即可。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的普及的角度来回答影响即可。
(2)在做此题时首先一定要明确材料二所述两个历史阶段指的是1915—1923、1938—1945。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主要是回答新文化运动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因为当时中国学习的是西方的文化,当然是需要批判国的传统文化的,而后一个历史阶段因为当时中国正在抗日战争,国家面临着亡国灭种,当然这个时候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弘扬传统的文化,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发挥传统文化的民族向心力。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讲学与墨子讲学的不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战时期的史学研究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成语“萧规曹随”反映的汉初主要的政治统治思想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道家的黄老之学
C.墨家的“兼爱”思想
D.法家的法治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B.注重宣传政治思想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教育为政治服务
D.音乐教育的作用居首要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礼乐的含义及 “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可知,道德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即孔子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因此 符合题意A。B、D两项不是材料信息强调的重点;C违背孔子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教育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近代中国的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