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一阶段中实行“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的政策,其中的“两权”是指(?)
①行政权?②所有权?③经营权?④自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权指所有权和经营权。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
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反”运动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是在
A.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21世纪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选B,A C D三项与此时间特征不符。
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材料三:深圳的变化
?
(1)据你推测,材料一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分)
(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3分)
(3)分析材料二中左图到右图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2)经济建设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
(2)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必要性: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分);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1分)
(3)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1分)。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或“深圳速度”)带动人们思想的解放(1分);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1分)。
(4)社会主义改革本质上也是一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言之有理即可,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改革开放30周年热点题,结合时代背景。二十世纪50年代的探索,改革开放的作用,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展开来问答,切忌脱离实际,最后遂于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基本围绕其含义来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