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5-31 08:09:59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孟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思想主张。(2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出现了哪些变化?(5分) 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3)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6分) 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4)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7分)
参考答案: (1)民本、仁政;(2分) (2)变化:汉朝,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宋朝,理学家吸收佛道思想,建立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官方哲学。(5分) (3)态度:利用儒家思想。意图: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6分) (4)态度:全盘否定传统儒家。作用:维护共和政体;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7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孟子思想的识记和理解。需要结合阅读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信息归纳出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由“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其心,斯得民矣。”等言论可看出孟子特别强调民心的重要性,由此归纳出其仁政的思想主张。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考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从内容上考查了儒家思想在汉、宋时期的发展,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朝时期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是董仲舒,他吸收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提出了新儒家;宋朝儒家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理学,朱熹是集大成者。 (3)本题考查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第一问需要阅读材料归纳出答案,第二问需要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形成结论。“孔子为改制教主”,“知大圣之改制”,“尊崇教主”,等信息可以看出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作为变法改制的工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分析出,他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资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所以需要儒家思想来宣传变法,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4)本题以陈独秀的主张为突破口考查了新文化运动中儒家思想的地位。材料中的“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等信息可看出陈独秀对儒家思想持全盘否定态度;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可归纳出陈独秀主张的进步作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儒家的思想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儒家思想又一次活跃起来,所以,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当然,新的历史条件指的就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人人皆可以为圣”的圣人观,甚至有蔑视“圣人”一词之嫌。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陆九渊也是理学大家,亦不会。黄宗羲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也不大可能。唯有离经叛道、于正统思想对着干的李贽有可能。(李贽的这句话继承发展了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和王阳明所说的“满街皆圣人”。)因此选择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的异端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明清之际,哪位思想家明确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
A.黄宗羲
B.李贽
C.朱熹
D.陆九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①“仁者,爱人” ②“克己复礼” ③“兼爱” ④“无为而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③“兼爱”是墨家墨子的典型的思想观点,④“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典型的思想观点,所以凡是含③或者④均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另外,①“仁者,爱人”和②“克己复礼”均是孔子的非常典型的思想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