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考古挖掘来看,秦魏墓葬出土了成套的铁制农具,表明当时铁制农具在当时普遍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A、C、D三项仅从墓葬出土本身无法得出。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封建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 ?②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
③土地兼并导致的必然结果 ?④封建国家向农民强派劳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片标题,反映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的情景,①④在图片中无从体现,因此选B.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
点评:纵观近几年高考历史和各个阶段性测试题,图片型选择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不仅体现了新课程“左文右图”或“右文左图”的编排理念,同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避免了历史学习的枯燥性,适合学生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农具当中,发明于唐朝且用于灌溉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花楼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形成之前集体劳作的情形。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一家一户为生产单;,分工明确,男耕女织;产品的用途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说法不正确的选项应该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集体协作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 1?图 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一中可以看出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使用的犁为藕犁,而图二中的耕犁为曲辕犁,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所以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了我国古代耕犁技术的成熟。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
点评:此题为以文补图型选择题。此类试题以图像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图像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解答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在于从图像中提炼信息,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