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4年10月,有两个在80年代初还受批评的观点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有一个是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此时,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包括 (? )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B.经济手段不是中西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C.以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
D.指令性计划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调节手段。故C不正确。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启了中国伟大的改革进程,高考命题往往站在这一角度,要求学生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联系密切,高考试题一般从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模式两个角度要求学生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后企业的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CCTV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你认为六集的主题先后顺序应是
A.峥嵘岁月千年局变中国新生伟大转折继往开来世纪跨越
B.峥嵘岁月伟大转折千年局变中国新生继往开来世纪跨越
C.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D.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伟大转折中国新生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人民公社体制约存在
[? ]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使用近30年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我国
[? ]
A.棉布生产供过于求
B.完全通过市场手段调配资源
C.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D.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