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题干“它是世界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 “成都平原”这些信息提示,都指向了都江堰,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敦煌掇琐·上辑·琐三十》载:“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十六作夫役,廿一充府兵。”这主要反映了:(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十六作夫役,廿一充府兵”中可得出百姓在很小的岁数就为徭役、兵役所困,再根据“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可以看出兵役和徭役很沉重,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人类文明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近来京城内外风俗尚侈,不拘贵贱,概用织金宝石服饰…上下仿效,可以成风。
----《明宪宗实录》
材料三 材料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奢侈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奢侈之风盛行的原因。(8分)
(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1)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3分)
(2)现象:不分贵贱,追求高消费。(2分)原因:手工业、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理学思想受到冲击,人们追求物质享受。(6分)
(3)变化: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获得选举权。美国黑人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4分)
原因:①政治方面: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权而斗争,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新兴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权;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②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方面:启蒙运动和马列克思主义的影响。(9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枢权力机构的变迁。根据材料“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开东阁,廷贤人与谋议……与大臣辩论”等信息归纳措施。
(2)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概括提炼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中 “不拘贵贱,上下仿效,习以成风”和材料二中 “率多侈靡, 揭(借)债不辞”信息概括归纳明朝奢侈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从明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奢侈之风盛行的原因。
(3)第一问,回忆所学,可以从财产资格、性别资格、种族资格三个方面归纳。第二问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题目要求指向明确。关键是要注意结合史实,避免空发议论,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史学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枢权力机构的变迁·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发展的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美代议制民主·英美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争夺土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右图给出的是井田制的瓦解,说明奴隶阶级的土地制度被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瓦解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改善了生产关系,使得人类社会进入到封建阶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的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安徽地区的商人群体兴起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在明清时期中国的古代商业发展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这些商人实力雄厚,形成了商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帮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