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科学技术发展是其根本动力
D.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但存在严重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图是著名画家张乐平于20世纪50年代画的《跃!跃!跃!》。它反映了(?)
A.土地改革运动兴起
B.三大改造完成
C.大跃进运动兴起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漫画所反映的是不顾客观实际,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做法,大跃进运动最符合这一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 全民
| 集体
| 公私合营
| 私营
| 个体手工业
|
开始年
| 41.5
| 3.3
| 4
| 30.7
| 20.6
|
结束年
| 54.5
| 17.1
| 27.2
| 0.04
| 1.2
|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理解材料分析比较的能力。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此表格主要反映的三大改造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A是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主体时期;C文革时期,当时公有制占据了绝对的地位;D改革开放初期,与材料信息中的公私合营等内容不符。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欧洲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冷战的重点是在欧洲,欧洲同时受到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丧失了独立性。所以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故选C。
点评:还可以考查欧洲联合的影响:
(1)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增;
(2)随实力增强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政治联合;
(3)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