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 工业生产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A.?战争不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社会性质
B.中外关系
C.政局和政策
D.群众觉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首先注意审问关键词:最根本因素。 四个选项都是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所以本题答案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当时内地对香港的宣传是黑社会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然而令蔡珠祥(引者注:一位曾经的“逃港”者)惊讶的是,这里的生活水平比内地高许多,香港居民还用上了洗衣机和电视机。”文中的“当时”最有可能是指上个世纪
A.四十年代
B.五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
D.八九十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内地对香港的宣传是黑社会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香港)的生活水平比内地高许多”可知当时内地由于“左”倾错误的泛滥,在意识形态上对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存有误解,且内地经济发展严重倒退。结合所学这最有可能发生于“文革”时期。故排除A、B、D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作用是( )
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战后美国始终如一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④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但确立了战后美国始终如一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这一说法是错误的,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来自于欧、日的挑战。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点评:考情预测。1.从考查题型看,可能仍然是选择和非选择题兼顾,要注意本部分知识与政治史等联系出题2.从考查内容看,应特别注意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演变;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3.从文综的角度看,要注意本专题知识与当今世界的经济热点问题相联系进行命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工育蚕技术。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甲骨文中出现象形字“丝”和“蚕”
B.《诗经》里对人工育蚕进行了描写
C.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含有家蚕丝的绢片
D.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半个茧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错误,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出现的成熟的文字, B项是描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均和材料时间不符;C项正确,出现的含有蚕丝的绢片,是实物资料,反映了此时已经懂得了养蚕丝织的技术。D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得知是否是人工养殖的茧壳。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史料的相关内容。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