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末清初某位思想家提出:“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君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他们应是平等的。这是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所以答案选D。黄宗羲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主张工商皆本,其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王阳明的致良知;李贽反正统意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7分)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盖使朝廷之上,闾间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表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眨议,……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二 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财政大权、监督权,议会还有权改变君主的人选,是议会生君主,而“学校”从未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君主和“学校”的权力范围划分,其自身的财政尚且不能独立,君主对“学校”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是君主生“学校”。英国议会自14世纪以来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王守仁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都
A.重视个人的主观作用
B.反对神权对人性的桎梏
C.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D.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比较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比较心学和宗教改革。王守仁心学强调“致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因此两人都重视个人的主观作用。B、D两项体现了马丁路德的主张,C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杰出的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