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讲的是元朝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机构,即宣政院,所以答案选C。理藩院是清朝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排除A;B是中央机构;D是地方管理机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予焉。”这一规定旨在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予焉。”表明政府对政事要求快速解决。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三省互相配合,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采取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 ( )
① 两汉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
②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
③北宋三司分权
④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统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从选项的结构看,或者①②③④都对,或者排除①②③④中的一项。根据题干“限制相权的措施”,结合所学,元朝行省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因此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④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从汉至元,历朝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外乎两点:中央尽量分散相权,限制相权,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地方尽量削弱其权力,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加强中央权力,解除地方威胁之目的。这两方面的措施恰好说明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有两对矛盾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的存在,使得作为地主阶级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相权过大或地方权力过大都会影响到其统治的安定,而相权过小或地方权力过小别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效率,这样也难以对国家实施有效的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资本主义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