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史学家甲:“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史学家乙:“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
B.史学家乙应用整体史观诠释历史
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
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学研究的掌握能力。材料中““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的信息说明甲是从美国霸权主义视角分析,而“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是从意识形态视角分析,说明二者分析视角不同,故本题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有关当今国际形势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是主流
B.地区性冲突有所增加
C.世界形势趋于紧张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当今国际形势趋于缓和,虽然地区性冲突有所增加,但和平与发展是主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
①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②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④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90年代以来,美国共对外用兵42次,直接投入实战11次,年均用兵率比冷战时期高出一倍还多。1998年以来,美国对外国多次实施航空兵与导弹打击,规模也一次比一次大——1998年8月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同年12月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之狐”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1999年3月又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航空兵与导弹打击。
材料2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北约开始对南联盟空中打击6小时之后,对美国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他首先为北约的军事行动辩解说:“我们是在避免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我们现在采取行动,是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念,保卫我们的利益,推进和平事业。”他说:“结束科索沃的灾难,是我们道德上不可推卸的义务。”克林顿说:“我们的坚定立场是科索沃人民的惟一希望。”
回答:
(1)冷战结束后,美国干预他国内政的背景与目的如何?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轰炸。你怎样评价这个借口?
(3)联系现实,说明你对多极化格局的看法。
参考答案:(1)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干预他国内政。其目的是企图独霸世界。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捍卫“人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进行轰炸,对欧洲与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美国的“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的人权原则高于别国的主权。其实质是美国企图利用其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销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以实现新形势下的“美国话下的和平”。
(3)“一超多强”的局面是暂时的,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高考历史难点全解:难点30 第三世界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第三世界泛指亚洲(日本除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原来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后争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总称。第三世界为了摆脱超级大国的控制,不被卷入对立双方的冲突,主张团结起来,走和平、中立、非集团和不结盟的道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促进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材料、概括提炼有效信息、综合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解题的前提是对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推行的基本外交政策有大致的了解。解题时要结合教材,概括材料进行史论结合式的评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应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美苏关系逐渐恶化
B.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西欧和日本迅速崛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题干时间信息以及“应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可知此时的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此时美苏关系从战时同盟逐渐变为战后对抗,选 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