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 秦创立并推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外传的理解。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火药传到欧洲,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指南针传人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人欧洲,对封建主义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起到推动作用。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各项对右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 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从表格中官办与民办书院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自宋至清,官办数量逐渐增加直至展主导地位,而民办日益缩小,说明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文化控制日益严密。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可知,该部门负责政令的封驳,应该属于门下省的职责。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阔台 “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 “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其故何如?”1265 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 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人用汉人,采用汉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 (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汉法的意义。 (7 分)
参考答案:
(1)原因:汉化的契丹贵族提倡;汉学家建议;吸收前代经验;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8 分)
(2)意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蒙古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7 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阔台 “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可以概括出汉化的契丹贵族提倡;由“1265 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可以概括出汉学家建议;由“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可以概括出吸收前代经验;由“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人用汉人,采用汉法”可以概括出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可以分析出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另外结合所学还可以从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及蒙古政权的封建化等角度来回答。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忽必烈改制·汉化。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历史上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