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765年,亚当斯写道:“我向来怀着崇高和惊奇的心情认为,北美拓殖乃是上苍教化和解放全世界所有奴性十足之人的宏伟计划的开端。”这种看法在之后的岁月里成了美利坚合众国上下的普遍信仰。对于18世纪后半期的美国人来说,下列历史事件进一步增强他们上述信仰的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拿破仑法典》在欧洲的推行
C.《人权宣言》的诞生
D.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同学甲: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同学乙: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
A.甲对,乙不对
B.乙对,甲不对
C.甲乙说的都对
D.甲和乙都不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乙说的都对,是从不同的方面对1871年宪法中的帝国国会的意义做了分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性,同时选举的范围是全国,体现了国家统一内涵。故选C。根据分析,其他各项均不正确。
考点:1871年宪法
点评: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的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但是也设立了议会,帝国国会有普选产生,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英国女王出访德国应被接待的规格为
A.元首级
B.总理级
C.部长级
D.一般官员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大清帝国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巨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3分)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6分)
参考答案:(1)“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2分)
(2)“主权在民”的原则,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5分)
(3)材料一本质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材料二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6分)
本题解析:(1)《铁定宪法大纲》属于封建专制性质的文件,宣扬君权神授;(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学习美国,体现三权分立的思想。(3)二者的性质不同,两部文献无论在指导思想、内容,还是发表的目的等各方面都截然不同。
点评:清朝末年,民族危机加速,中国国内的反清运动此起彼伏,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清政府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8年出台了《钦定宪法大纲》,事实证明,清末预备立宪只是一场骗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是规定了主权在民,学习美国和英国等国的体制,并得到发展创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一部法律文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文献,赋予该国国家元首最大权力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C项错误,1787年宪法是美国宪法,且是实行的共和制,没有君主; D项实行的是共和制,并未保留国王; B项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啊的权力。故选B。
考点:近代西方政体
点评: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主要是由两大类,一类是共和制,一类是君主立宪制。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和法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主要是德国和英国。不管什么样的近代政体,都是以代议制为核心的,只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相同的政体类型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