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冯友兰把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①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比较注重追求道德境界②文艺复兴着眼于人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一种貌似退步的进步思潮③老庄道家和中国的道教均以天地境界作为追求的目标,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④世园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现代人对天地境界的精神追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也重视伦理道德,①正确;文艺复兴运动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着眼于人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一种貌似退步的进步思潮,②正确;道家和道教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世园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现代人对天地境界的精神追求,③④正确。故选A。
点评:冯友兰的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其哲学思想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6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标题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文指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党支持广大革命群众的创造,支持革命群众广泛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大串连这些大民主的形式。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国家机器的各个环节,群众都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各级领导干部,不管他功劳多大,地位多高,资格多老,群众都可以批评。”文章中的思想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空前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B.可广泛吸取群众意见与形成群众对干部的监督
C.群众民主意识被阴谋家利用从而导致国家动乱
D.使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成为国家的主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国家机器的各个环节,群众都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各级领导干部,不管他功劳多大,地位多高,资格多老,群众都可以批评”反映了重视群众作用,联系史实可知,这一做法后来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在文革中导致很多人被错误批判。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文革”发动的原因:(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2)政治原因: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削弱;(3)直接原因: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4)外部原因:国际形势恶化,中国的周边局势严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民国初年工人阶级人数的增长,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民国政府推进实业所取得的成效。A时间不对;BC非工人阶级人数增多的原因。故选D
点评: 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增强,为以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此相联系的五四运动和共产党的成立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
②中共地下党员在地铁站里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
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看“样板戏”?
④一位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圆自己的大学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不可能,清朝前期等级森严,而且旗袍是在近代中国才出现;②不可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还没有地铁;③不可能,“样板戏”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此时中苏关系紧张,不可能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④不可能,深圳是在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而恢复高考是在1977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
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二: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2)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3分)
参考答案:(1)力量: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分)
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出现。(2分)
(2)一超多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
(3)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列出2点得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变化及推动因素,解读材料信息和明确战后欧洲、日本、中国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兴起是解题的关键。(1)结合冷战在欧洲的表现及在亚洲的热战主要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来归纳说明;第二问考查多个力量中心崛起的原因及影响,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主要有欧共体、日本和中国等。(2)考查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的特点,主要是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地加强等角度进行分析。(3)分析中国崛起的因素,主要从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经济、政治方面的政策、措施等来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