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确定《五经正义》为儒家经典标准读本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文帝
D.唐太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形成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是由该时期生产力发展决定的,也是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故选D。②项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说法错误,应该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点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大动荡时期的时代大背景下出现的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景象。它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对后世影响深远。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内容、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 )。

①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②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④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表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图一反映的是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图二反映的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但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了1959-1961年三年的经济困难。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据中国海关统计,1914年到 1918年……中国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两减至约3 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 600多万两。
材料二:1911一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1914一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 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
三: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两)

材料四: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对华贸易由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到209个,并攫取在华修建1 500里铁路等特权。
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以上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六: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到咱梗阻,节节为厉,行之愈远,则商化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位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侍而不恐,吾将何述以善后?”
——《中国近代史纲》
(1)材料一反映出怎样的现象? (2分)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特征的原因。(10分)
(3)材料四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实质问题? (4分)
(4)依据材料六,归纳1922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4分)
(5)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有怎样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一战期间,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日渐减少,而中国出口则不断增加。(2分)
(2) 特征: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迅速,一战后衰落。(2分)
发展原因: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2分);高额工业利润的刺激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分)
衰落原因:帝国主义又加紧侵略中国(2分)
(3)现象:一战期间,日美两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2分)
实质:中国民族工业未能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2分)
(4) 军阀割据,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竞争(4分)
(5)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要想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温家宝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温总理引用该诗表达了( )
A.统一反映了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统一是台湾全体民众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乡人的血流返原乡,体现了台湾与大陆的血脉相连,体现了两岸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