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康乾盛世”等封建盛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代表即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
B.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
C.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D.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因果关系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1)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2)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本题问的是封建盛世出现的根本原因,而A、B、C三项有的是原因,有的是表现。所以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关予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发展状况中记到“民国7年增加资本为五百万元”,如果按照要际通行的公历纪年法,“民国7年”应当为
A.1916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项克服严重自然灾害,这不是一个经济政策所能左右的问题。B项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当时我党已经意识到了“反右倾”斗争的错误,C项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这仅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目的局面,而绝非是全部。因此本题答案应为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次修宪( )
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表明宪政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的法制建设。1978年修订宪法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进行的,由材料中“继续革命”可知此次修宪并没有完全否定“文化大革命”,因此没有实现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排除A、C两项。确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表明该宪法否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央文革小组”的最高领导地位,因此这次修宪有曲折也有前进,B项正确。D项与题干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关键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A项最符合题意
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从而使中国交通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方面探究交通发展,如10—12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