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家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情况,可以运用排除法做。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皇权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而选项C“认为一切人应服从法律”不恰当,应是排除君主在外的其他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唯频减赋。”这反映出满洲贵族统治者已接受儒家文化中的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及题干可知:由于税重,项目繁多,导致“民心涣散”。为解决这一问题,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经济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宋代理学是对汉代儒学的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二程说:“天地之间,无所适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子所在亲,即君臣而君臣所在严(一作敬),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遗书》卷4)“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为也,礼之本也。”(《程氏易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遗书》卷5)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遗书》卷ll)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遗书》卷3)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观点。(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二程的思想主张。对比材料一、二,指出董仲舒与二程不同的哲学观和相同的政治目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有人说,宋代理学的产生促进了宋代科学的繁荣,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2分)(1)天人感应;仁政。(2分)
(2)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儒家伦理道德是天理;主张格物致知。(3分)哲学观----董:“天”是最高的主宰者和创造者;二程:理是万物的本原。(2分)目的:都是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1分)
(3)四大发明中有三项(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成熟于宋代。(2分)促进说:理学的哲学观(理是万物的本原)和认识论(格物致知),有助于人们对自然的探索。阻碍说: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任一说法,2分。其它言之有理,同样赋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根据材料可以概括出董仲舒的思想是“天人感应”, 为敦促君主实行仁政(或德政)提供理论依据。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根据材料可以概括二程的思想主张是理是万物的本原;儒家伦理道德是天理;主张格物致知。在哲学观上董仲舒认为“天”是最高的主宰者;二程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其目的都是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
(3)第一问考擦学生的记忆能力。四大发明中有三项(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成熟于宋代。第二问,考察理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观点是“宋代理学的产生促进了宋代科学的繁荣“,可以从肯定和否定两个角度分析。促进说:理学的哲学观(理是万物的本原)和认识论(格物致知),有助于人们对自然的探索。阻碍说: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 )
A.兼爱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可以得出明确的信息,孔子首先关心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反映的是他对他人的仁爱之心,而A项是墨家的主张,克己复礼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民贵君轻是阐述君臣关系,强调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但这两项和题干事件没有关系,此题答案为C。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题干事件很容易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其本质的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文学的主要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