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一部断代体史书,首创“志”的体裁,经两代人合作完成。这部书是
[? ]
A.《史记》
B.《三国志》
C.《汉书》
D.《资治通鉴》
2、判断题 某校高三(1)班组织进行了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探究主题是“古代的东西方政治文明”

(1)请你完成上面的研究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作为历史材料,图1与图2的区别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组同学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则历史短文,题目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为此,他们选用了以下四个关键词:“伯里克利”“民主政治”“希腊文明”“断层”。
请你依据这些关键词,把这则历史短文写完整。(5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史学研究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 列《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属于史学研究中的

[? ]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4、判断题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5、判断题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