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载: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及其党羽,并逼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继位,史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做法违反了
①宗法制? ②“礼”? ③“三纲五常”? ④“民贵君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孔子强调的“礼”即周礼,是指西周确立的严格的君臣、父子等礼仪制度,用来调整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三纲五常”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而“民贵君轻”思想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与本题无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儒家经典,不是由孔子编订、整理的是
A.《诗》
B.《书》
C.《论语》
D.《春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将其言论编纂成《论语》一书,此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战国时期,冶铁业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由于
A.重农抑商政策尚未完全推行
B.争霸战争和农业生产的需要
C.发展冶铁业的利润十分丰厚
D.诸侯忙于战争,无暇顾及内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可以看出,温家宝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故选A。BCD三项材料均体现不出。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战国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战国百家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仁”
B.“义”
C.“礼”
D.“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