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
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种权利。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作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孟德斯鸠: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关系(在法律框架内做该做的事情)。托克维尔:我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一点一分,共6分)
(2)两人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00)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人民公社期间我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用于农业灌溉,这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经济成分(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A出现于明朝中后期;C商业活动在商朝已经出现;D与史实不符。故选B。
点评: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国家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自然经济最终消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状况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治上有抗美援朝、外交上的倒向苏联等,所以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原因中最主要是因为北方:
A.自然灾害严重
B.长期战乱
C.兵役徭役繁重
D.高利贷盘剥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