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性本善”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明道德”
2、判断题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附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这些流派依次分别是
A.儒、道、法
B.道、法、儒、
C.儒、法、道
D.道、儒、法
3、判断题 下表是关于西藏经济变化的数据,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粮食总产量
| 牲畜总头数
|
1958年
| 约3亿斤
| 约1100万
|
1965年
| 5.8亿斤
| 1800万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西藏人民的勤劳 C.西藏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D.西藏民主改革
|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西藏民族区域自治成立在1965年,故A错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在1978年后,故C错误。西藏人民的勤劳不能成为主要原因
马上分享给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