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这里的 “创新”具体是指
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
B.科学技术的创新
C.政治制度的创新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l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所以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战国末期的秦国加强君主权力,而非民主强国,排除D;英日美等国在近代史上进行过殖民掠夺,但是中国坚持和平崛起之路,排除BC;联系商鞅在秦国变法,英国、美国确立代议制,日本开展明治维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3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
材料二:?
?
材料三: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村变动”的主要措施及内容。(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与过去比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重大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这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从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3分)
(4)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方针政策又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阐述这次重大调整的时代背景及作用。(5分)
参考答案:(13分)
(1)措施:土地革命;(1分)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分)
(2)变化:土地由农民私人占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公有制)。(1分)
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分)
(3)状况:社会生产力在1958年后遭到极大破坏。(1分)
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2分)
(4)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人民公社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3分)
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分)
本题解析:
第一问结合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根据地中采取土地政策来回答。第二问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第三问注意时间与曲线图的关系,1958~1960年呈下降,说明这时期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生产力带来破坏。第四问采取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可以相应组织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强调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D.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 ]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
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