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主要在于违背了
[?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规律
B.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规律
D.广大人民迅速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有明确的时间提示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刚刚确立,故B表述错误,A发生在1997年,C发生在2001年,只有D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关注对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时间关键点的识记能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到1984年底,农村撤社改乡镇、撤队改村的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国基本完成,建
立了9.1万个乡(镇),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不能说明的是
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得以改变
B.村民委员会代替了原来的生产大队
C.农村城市化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D.农村体制改革得以深入进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行政机构变革情况的介绍,但材料并未涉及城市
化,故C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到:“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 ]
A.阐明了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
D.“十五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联系所学,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中共“十四大”,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指导思想。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