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截至2004年5月,联合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共部署有15支维和部队,包括来自94个国家的5.3万名维和士兵以及1.1万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下列有关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近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十分有效的形式
②中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积极支持维和的态度
③蓝盔和贝雷帽是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标志
④联合国维和部队还承担了人道主义援助、促进民族和解等任务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参加万隆亚非会议的各国求同的基础是
①反对殖民主义?②维护民族独立
③共同的社会制度?④发展经济、寻求合作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参加1955年亚非会议的国家大都是刚刚解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有着类似的历史,也都面临着共同反对新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的任务。因此①②④是各国的共同的基础。③错误,各国并不是实行的社会制度。故选C。
点评: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都在不同的时期起过巨大的历史作用,这表明
A.中共坚持了革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统—
B.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趋同
D.中共的力量日益强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共制订一切政策的出发点是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这是其政策的原则性。统一战线是中共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政策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中共政策的灵活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东盟国家之间曾因民族、宗教、领土矛盾而冲突不断,但最终仍然走到了一起。这最能说明
A.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B.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C.各国的民族、宗教矛盾基本平息
D.有利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最佳选择题。东盟各国能从矛盾重重走到一起,体现了一体化的趋势;B项中全球一体化范围广大,不能准确说明题干的内容,C项本身错误,D项是影响,不符合题意,而A项最准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向某组织申请并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渡过了难关。根据职能判断该组织的标识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