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甲国的优势不断衰弱,而乙国发展十分迅猛。根据所学知识, A、C项甲国指英国明显错误,B项中乙国指葡萄牙也不正确,本题应选D项。16世纪末西班牙衰落后,荷兰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期开始,英法两国迅速崛起开始挑战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到:“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观察家来说,在1760-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的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个时代疯狂的追求发明”发生在1760-1800年之间,这符合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特征,所以答案选B,A C D三国工业革命开展均晚于此时。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仔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成为高考经常考查的对象。尤其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异同比较更是比较对象中的重点,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贸易的阶段,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
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说明由于洋货价廉物美,竞争力强,导致土布土棉滞销,故C项正确。BD两项没有反映土布土棉销量下降的情况。材料主要说的是外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并未说明外国向中国征购原料的情况。
考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
点评: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97 年的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故选D。A项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B项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是对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考点:中共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代表会议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中山装由孙中山创制,是由日本的学生装改进而成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依据“四维”内容而确定中山装前襟有4个口袋,依据五权分立而确定前襟有5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的涵义而确定袖口为3个扣子。据此,以下各项表述中正确的应该是
A.服饰属于意识形态
B.服饰体现国家意志
C.服饰变化受政治影响
D.服饰是西化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