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强化了沙皇专制 ?
C.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 ?
D.减轻了人民负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B.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C.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D.使农民完全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是改革内容,不是目的;D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改革强化了农奴制;而B项是为C项服务的。
点评: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次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手段的过于野蛮和粗暴,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节选): ?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 ?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
?
(2)根据俄国社会发展情况,评述上述材料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
参考答案:(1)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得到一块份地,赎买居住的房屋等;农民只有赎买了土地后,才能真正地成为自由人;过渡状态下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规定的义务。
(2)改革在法律上使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nb sp;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认为:“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这里所说的斗争是指
A.农奴起义
B.克里米亚战争
C.农奴制改革
D.十二月党人起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9世纪中叶,以及“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失败”等信息。题干反映的是克里米亚战争的时间、资本主义先进制度与落后农奴制的较量的实质和失败的结果。起义在19世纪上半叶就不断涌起,A项排除;克里米亚战争于1853年爆发,符合题意,B项正确;农奴制改革是1861年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仅是时间上相符,实质与结果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十月党人起义于1825年发生,D项排除。
考点:克里米亚战争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实质和影响
对于战争性质的认识,应该从战争双方的目的来看,实质则需要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影响要注意从对战争双方甚至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来考虑。具体表现在
1.性质:对俄国和英法双方来说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对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但无法改变这次战争的非正义性。
2.实质: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3.影响:⑴英法加强了在土耳其人世界的殖民势力。⑵俄国南下扩张战略严重受挫,大大降低了它在欧洲的地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