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李贽认为理就在百姓的生活之中,对正统儒学提出大胆的挑战。故排除C,选D。李贽反对世人盲从孔子,提出“不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故A说法错误。B项说法与李贽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在右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资本主义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①②④是对的。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陈舜玉是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唐县“豆选”(老百姓用投豆子的办法进行民主选举,豆子多者当选)的第一任女县长。这一史实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豆选”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边区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物质条件艰苦,工作方式因陋就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的的能力,切入点是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注意“否定式”,依据材料“第一任女县长”“豆选”分析ACD都与材料信息相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C.坚持“一国两制”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时间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时间是在19世纪60、70年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选B。A项是在19世纪40年代;C项是19世纪90年代;D项是19世纪末。
考点:民族工业的产生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发展。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日军的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是衰落萎缩时期。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