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独立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爆发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然而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又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实际上惟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惟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法国革命之所以常常被称作“大革命”,也许就是因为需要突出它和英国革命及美国革命的这种差异的缘故。
由于法国革命具有这种特殊的经典性,它在现在民主政治创制方面的贡献自然也非同一般。事实上它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块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摘自马克壶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1)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说明法国革命和英国革命“如出一辙”,及法国革命比英国革命“更经典”。(11分)
(2)如何理解法国大革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4分)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于任何时候都不如在议会中时把握更高的为王身份,在这里,朕如首,臣(指议员们)如躯,联合一体,组成国家。?
——英王亨利八世(1509——l547年在位)
古老的英国政体属于有限君主类型……(国王的)权力虽然很充分,却受到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他必须按国家法律来管理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
首先,不是她(伊丽莎白一世)统治而是她的法律统治。……女王不制定法律,而是可敬的议会司法庭在制定;她不中断法律,而必须是她和议员们一起才能中断,舍此而不可。
——艾尔默
材料二 税收问题上出现的分歧是国王与议会矛盾的集中体现。詹姆士一世经常绕开议会向人民横征暴敛,还多次悍然解散议会,逮捕反对派。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深受其害,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专制王权的不满。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三 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过去国王拥有的“搁置”法律的权力是非法的;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在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会选举必须自由,议会议员拥有言论自由,议会应经常集会……
——英国《权利法案》(摘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王与议会各自拥有哪些权力?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世纪初,国王与议会围绕税收问题不断展开斗争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主权至上原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就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刘健同学选择
研究君主立宪制撰写毕业论文,下面四部文献中,他必须阅读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4、判断题 1988年,法国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与《费加罗杂志》联合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当被问及什么是法国革命的最好象征时,法国人把《人权宣言》放在首位。这主要是因为它( )
A.体现了西方近代民主思想
B.否定封建专制和特权制度
C.首次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度
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一个公民政治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份公约的核心是什么?根据约定人们拥有哪些权利?
(2)据材料一、二归纳建立政府(公民政治体)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在思想认识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有哪些体现?并根据材料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关于政府作用的表述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