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04 08:53:18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自古以来,城市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早期城邦从村落发展而来,是若干村落联合的结果。村落的规模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早期城邦的规模。小邦寡民不仅仅是城邦的外部表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它使公民的生活更趋稳定,使希腊人在与自然界的抗争中更具优势。……当然,城邦的小邦寡民性也决定了早期希腊社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规模,规定了它们的政治和军事体制模式,从而为形成特色鲜明的希腊文明奠定了基础。 ----杨共乐《古代希腊城邦特征探析》 材料二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材料三
材料四 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
 ——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五 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同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在英国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希腊城邦的特点。(5分) (2)材料二、三的城市建造分别体现什么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2分) (3)请阅读上表,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2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分)以及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并围绕此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有何建议。(4分)
2、选择题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最早形成于( ) A.西周 B.夏朝 C.商朝 D.原始社会
|
3、选择题 下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 曰 (xié)田”。“ 协”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出现 ②生产工具有少量铜器 ③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耕种者多为奴隶 A.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选择题 下列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部门自汉武帝时被政府垄断的有
①煮盐 ②冶铁 ③铸钱 ④陶瓷 ⑤丝织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
5、选择题 唐朝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
A.洪州
B.宣州
C.洛阳
D.益州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