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为寻求实现国家现代化,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曾有过那些探索?其结果如何?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过哪些重大决策?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
参考答案:探索及结果: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未能实现现代化。(或结果都失败了)决策: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了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原因:①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②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③世界局势的相对缓和,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优化了我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重视科技教育,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历史政治综合题,特别是在历史学科中,贯穿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又有机地与政治相联系,达到鉴古知今的目的,反映了历史对热点问题的关注。题目的第一问是历史题,时间限制是近代,在这一个时间范围内的主要阶级、阶层就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第一问为第二问提供了思路,前者的探索失败,后者应体现成功的方面,这一问也要注意时间限制,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后一问涉及政治的内容,要注意观点的正确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发展科学教育的决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 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 成立中国科学院?④?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展科学教育的决策的有关内容。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6月1日;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在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最早提出“三个面向”的思想;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可以看出该派别主张根据时事的变化进行政策的变化,也就是主张进行改革。因此应该是法家,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后期在西北地区曾有民族企业家慷慨陈词:“环视西北半壁,纱厂寥寥无几家。无论前方将士,无论后方居民,均有赖吾等救济。”“在这紧急时刻,多一份生产,就多一份国力”。其可能出现在哪一时期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抓住时间“近代后期”,故排除A、B;从“前方”“后方”“紧急时刻”“国力”等判断应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战提供人力物力,大后方的民族企业家积极生产,支援前线。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