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193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重心是
A.救济
B.复兴
C.改革
D.国际事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现象的能力.依据所学,不难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
B.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初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大规模的国家干预经济。而“货币主义”理论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
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A.破坏性大
B.波及范围广
C.持续时间长
D.人民生活困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经济大危机的特点说的是主要方面, “人民生活困苦”与经济危机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趋势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
B.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
C.它使美国摆脱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制约,前景十分广阔
D.它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